一、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2.简述教师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1)谦虚和蔼
2)尊重理解
3)一视同仁
4)角色置换
3.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4)从一点一滴做起;
(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 改正错误。
4.如何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5.简述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的“偏爱”、“偏见”的危害性。
(1)教师对优生的偏爱很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
(2)教师对差生的偏见,就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歧视,就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造成学生逃学、辍学等,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6.简述国外教师道德教育的共性特点。
答: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
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
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7.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①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
②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③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
④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8.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现实意义。
答: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将赋予更多的自由;意味着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知识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掌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意味着教师职业将成为一种终身发展的职业;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9.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的辩证关系。
教师职业纪律与教师职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的统一性。 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是教师对职业活动的共同要求。一个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人,也必然是一个严格遵守职业纪律的人,
②二者的差异性。 职业道德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倡导某种行为,而职业纪律以强制手段去禁止和惩处某种行为。纪律的执行和检查往往有专门机构来保证,而职业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手段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操。
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11.什么是教师职业良心?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12.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第一是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第三,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13. 与人交往握手要注意哪些顺序?
(1)在上下级之间,应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才能接握;
(2)在长幼之间,应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接握;
(3)在男女之间,应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接握
14.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的分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儿童观上。
(2)教育出发点的分歧:教师把教育看作是自己的社会职责,从社会要求出发对全体学生实施科学系统的教育;而家长则把教育看作是自己的义务,从个人意愿出发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自然的综合的教育。
(3)教育方法的分歧:教师教育行为一般来说是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而家长则是经验的、零散的、自发性的。
(4)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分歧:职业、交往、文化、时距等具体因素直接形成了教师与家长教育价值观的矛盾。
15.实现“双赢”协作原则应当遵循哪些要领?
1、培养双赢的性格:
(1)真诚正直,诚信是“双赢”的基石;
(2)成熟:勇气与体谅之心是双赢思维不可或缺的因素,二者平衡才是真成熟;
(3)富足心态
2、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要随时存入帐户的六种感情存款:
(1)理解别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则达人;
(2)注意小节。细节决定成败;
(3)信守诺言,一次严惩的失信会使人信誉扫地;
(4)阐明期望,以免产生误会、失望和猜忌;
(5)诚恳正直:背后不道人短是诚恳正直的最佳表现;争取学生或子女的信赖的关键系于一个最难缠的人身上。
(6) 勇于道歉: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才懂得温柔。
3、签订双赢的协议;互利关系中对于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所达成的共识,即绩效协议或合伙协议。
4、建立双赢的制度:个人或集体的使命宣言所列举的目标与价值,应当有恰当的奖惩制度作为后盾。
二、辨析题
1.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答:此说法正确。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在认识能力、情绪状态、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都会表现出积极良好的状态,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表现为缺乏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能力、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及缺乏与他人交往、友好相处的能力等;这样的教师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交往中,容易导致学生认识的偏面性、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和压抑等)的产生以及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出对立、对抗等紧张的师生关系,从而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师德行为的选择仅仅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答:观点错误。师德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外部条件与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1)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教师道德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也制约着教师道德选择的可能性
(2)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影响着师德行为方式的选择。
(3)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还受特定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制约。
(二)教师个人的内部条件与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1)教师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师个体道德素质
(3)个体能力素质
3.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答:观点正确。《新世纪教师道德教育论》P116(倒数第10行起)
5.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此句话是对的。首先要声明的是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人家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像。
6.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答:观点错误。教师的这种做法,很容易使那此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受。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家庭、成绩、性格等因素而过分偏爱某一些学生,而冷落另外一些学生。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簿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依赖教师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答:理想主义的师德观的基本内涵是指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基点来协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方式,它符合社会进步向善的要求;有两个特征:起点高(教师应该是社会上高尚的人)、精神价值明显(社会提倡以精神的丰富来弥补教师物质利益获得的缺乏)现实主义的师德观从考虑社会现实和人性现实这两大起点出发的,以挑战问题的勇气,分析人性的内在需要,认为教师也是人,人之本性驱使他愿意选择己多他少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这种观点具有两种风格:道德底线定位、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新时期师德观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提倡可信可爱的师德观,即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它坚持三条原则:第一,服务性原则第二,时代性原则第三,张力性原则。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关于师德规范要求的认识。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保证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完善自己的现实要求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1.理想层面:忠于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层面: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规则层面:遵守法纪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对待学生的道德: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原则层面:平等、公正、民主的对待学生。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等。
(3)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理想层面: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原则层面: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规则层面: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公开场合或学生面前采取造谣中伤或者诽谤等方式诋毁其他教师或教师集体的人。
(4)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理想层面:真诚相待,主动参与。原则层面:主动沟通,平等相待。规则层面:不准向学生家长提出非教育问题的批评,不准因为学生的原因,训斥、侮辱家长等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4)从一点一滴做起;
(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 改正错误。
5.论述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及其启示
答:共性: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2、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与养成。
借鉴与启示:1、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3、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转向“养成”。4、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
6.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
1、教育功能。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3、促进作用。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