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 1632年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
4 1806年 赫尔巴特 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 <<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 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家 斯宾塞 <<教育论>> 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作品中学有经验主义色彩。
7. 西方教育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 杜威(现代教育学)
8. 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 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9. 1963年 美国 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0. 教育起源 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11. 教育的社会职能:将人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的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
12 教育的深化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生长。
13.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14 教育本质: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16 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学在宫府 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7 唐学制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特征“六学二馆”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18 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 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9 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0 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
21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因素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3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大会对青年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4 原因: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们的发展方。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5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 如何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
B教育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C教育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7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阶段;B教育是一种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9 教育的生产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到重要的作用。
30 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正确是相对的,有前提的)
31 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竞技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3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34 教育独立性的三种表现形式: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5 义务教育,即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6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7 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两部分组成:①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②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
38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9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A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B教育的目的再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40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