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幼儿将来面对的环境问题会比现在更加严重,因此将环境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引导幼儿通过实际参与体验爱护环境的重要,进而形成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行为显得十分重要。我园以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们以主题活动"垃圾"为例加以说明。
主题活动"垃圾"的活动目标是:1.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尝试减少垃圾和利用垃圾。2.学习用调查访问、观察统计、讨论等方法获取有关知识。3.初步养成垃圾分类和废物利用的习惯。
在主题进行过程中,我们大致经历了调查访问、交流讨论、搜集制作三个阶段,主要活动分"垃圾的‘家'在哪""我眼中的垃圾""寻宝大行动"三大块。
调查访问--了解垃圾问题
首先,教师设计了"垃圾大搜索"和"垃圾有多少"两项活动,带领幼儿走入生活调查垃圾问题。"垃圾大搜索"活动让幼儿利用双休日在家长协助下作一次社会调查,拍摄或记录被垃圾污染的场所,也可以查找相关的图片资料。在"垃圾有多少"活动中,教师向家长发放了调查统计三天家庭垃圾量的通知,建议由幼儿和家长商量采用一种或多种记录方法。要求记录日期、垃圾种类及其数量,并记下每天最多的是哪种垃圾,有害垃圾有多少。与此同时,教师在班里布置了一张"一日垃圾统计表",由"环保小卫士"负责将班级中每天产生的垃圾种类及其数量统计上墙。
双休日过后,孩子们带来了各自的成果,教师先把它们一一贴在展板上,非常直观生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浪浪把三岁时在奶奶家拍的照片和现在拍的放在一起作对比,孩子们看后议论纷纷:"小河边的垃圾真多啊!""这个地方真乱。"
每个幼儿还带来了垃圾统计表,记录形式各异,个性鲜明。有的以图标记录,有的画图记录,有的用电脑绘制,家长还作了文字说明,并记录了垃圾的数量,个别幼儿还用醒目的标记画出有害垃圾。天天数起了垃圾种类,数着数着,他问道:"老师,这里的垃圾到底有多少种啊?"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教师反问:"你说有多少种呢?""我不知道。"天天说。"那怎么办呢?"教师转而问大家。"我们可以算一算啊。"炜炜说道。最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们从后勤处借来了计算器和电子秤,算出了全班和他们家里三天的垃圾总量约为140公斤,并绘制了一张汇总表。由于垃圾的种类实在太多,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了分类记录,结果发现最多的是厨房垃圾,包装垃圾其次,有害垃圾也不少。为了让孩子们有更真切的感受,教师问:"我们算出三天的垃圾总量是140公斤,谁知道这到底有多重呢?"孩子们有些茫然。于是,教师称了与一户家庭垃圾量相当的积木,让幼儿拎一拎。为了进一步体验,孩子们又称了相当于十个家庭垃圾量的积木。接着,教师告诉大家全班所有家庭加起来的垃圾比这三堆积木还要重。孩子们十分惊讶,教师便适时地引导幼儿思考并自主寻找答案:"我们一个班小朋友家里的垃圾就有这么多,那全园、全城又有多少垃圾呢?人们又是怎么处理这些垃圾的呢?"
交流讨论--寻找减少垃圾的良策
在孩子们已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三个问题:垃圾是什么?怎样减少垃圾?如何处理垃圾?
在讨论"垃圾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多数幼儿认为"垃圾是没有用的、要丢掉的东西"。针对这一说法,教师特意准备了挂历纸、旧毛衣、可乐瓶、塑料袋、水果包装网等物品,问孩子们:"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没用了?"结果许多幼儿认为"还可以做东西""可以拿去卖"......这时,教师展示了用旧毛衣改制的娃娃衣服、用挂历纸制成的工艺花瓶等,然后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这些物品还可以怎么利用。孩子们提出了挂历纸反面可以画画、可乐瓶可以养小鱼等不少有创意的想法,于是,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在平时注意搜集可以利用的"垃圾",为废旧材料制作活动作准备。
针对"怎么减少垃圾"这一问题,孩子们认为应少丢垃圾。扬扬说:"玩具小心用,不破就不会变成垃圾。"可嘉嘉说:"我的玩具用得很小心,还很好。可是我要上小学了,这些玩具用不上了,也要被丢掉了,真可惜!"孩子们由此讨论"不用的玩具怎么处理",最后,孩子们形成了"玩具接力赠送活动"的方案。
针对"怎样减少垃圾"和"如何处理垃圾"的问题,孩子们形成了不少好的方案。教师提议:"我们来做一棵金点子树吧!大家把办法画在树叶上,再贴到树上。以后谁有了新想法,可以随时贴上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点子树"不断长出新的"叶子":制作和张贴环保标志;设立分类回收箱;到社区、超市等公共场所宣传并分发环保购物袋;推选"环保小卫士"监督大家的行为;开展"巧巧手"亲子自制物品大赛......在这些金点子逐个落实的过程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搜集制作--体验垃圾再利用
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了减少垃圾及利用垃圾的重要性,一场"寻宝大行动"的活动随之热热闹闹地开展了起来。我园自开展环境教育以来,每班都有承担不同责任的"环保小卫士",有的监督是否浪费水电,有的监督是否浪费有用材料。细心的"环保小卫士"发现经常有幼儿把干了的水彩笔、橡皮泥空盒等扔进垃圾筒,就捡回来交给教师。教师便把这些东西集中放在一个回收箱里,不久,回收箱成了另一个垃圾箱。这天,教师把回收箱里的东西一件件摆在桌上,问幼儿:"这些是被小朋友丢掉又捡回来的东西,大家看看还有用吗?如果要用,怎样才能让人方便地找到?"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把同类东西装在同一个地方做上记号,这样找起来比较方便"。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形成了"全园收集,统一使用"的方案。这样,幼儿园的自助材料超市就开张了。有了自助材料超市,孩子们的活动变得丰富了,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纸袋头饰、光碟时装、塑料绳草裙,等等,应运而生的"环保T形台"成为幼儿展示环保作品的舞台。细心的幼儿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回收箱中的最多的"宝贝"是纸张。对于纸张处理,孩子们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可以两面写字、画画,写满后可用于折纸,废纸还可以回收。之后,幼儿园建立了废纸回收系统,各班用纸箱装饰成各式可爱的"废纸回收小屋"。全园设每周五为资源回收日,让幼儿参与把可回收垃圾处理给回收公司。
以上活动是可持续开展的,它们对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孩子们的环保行为是需要正强化的,幼儿园开设的"快乐鸟广播台"正好提供了一个平台。"现在播报"是孩子们最关心的内容,因为其中的新闻就来自幼儿,他们都希望自己每天能做一件环保的事,因为在广播中播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幼儿对环境的认识比较肤浅,但只要我们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与体验,就能促进幼儿科学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