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策略
(一)在主题生成中,善于把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主题生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由幼儿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产生;三是由教师确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生成的主题,教师都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呈现在幼儿面前,促使幼儿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幼儿迅速进入探究状态。
活动实例:进入冬天的第一场大雪下得好大,虽只有一个晚上,但地上、树上、房上都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第二天一早,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幼儿园,一见面就谈论着下雪的事情,话题不断。就此教师计划引导幼儿开始关于"雪"的探究活动。
老师首先请小朋友在桶里装上雪.分别放到走廊外边的门口、走廊及班级窗台上等地方.让小朋友下午来做小实验。幼儿把一桶桶雪放到了指定位置。下午当小朋友午睡起床后,一位小朋友发现了问题,着急地说:"老师,窗台上小桶里的雪不见了,桶里就剩下一点水,雪哪去了?"这时小朋友都围了过来,看到桶里的雪不见了.马上去找其他地方的小桶......老师及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放在外边的雪还在,而在室内的雪却不见了?""雪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融化的?"小朋友马上说出多种答案:"外边冷,室内热,雪在热的地方就化成水了。""夏天下雨时,云层里小水珠越来越大时,云托不住了掉下来的就是雨,冬天云里托的就是雪。""可能还是水。""可能是水又变成雪。"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我们都去查找资料,明天我们交流,好吗?"......
兴趣盎然的开始是探究性活动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不断创设情境,就能引导幼儿产生探索的兴趣,在师生不断发现和探究中解决问题,使主题不断深入。
(二)在探究过程中,将主题予以深化或分解,形成更兵操作性的小问题,鼓励幼儿棵究
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教育过程应定位在过程体验的"教与学"上,教师要设计动态的、有趣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要善于将探究活动进行深化或分解,构成若干更具操作性的小问题,针对问题采用支持、帮助、合作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让幼儿运用知识、经验、技能与方法,尝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尝试用多种语言描述探究过程与成果,深化体验、悟出方法,以持续探究。
活动实例:堆雪人。
老师:"小朋友要到外边堆雪人,堆雪人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们要穿好衣服,戴好手套。""要用工具。""要准备雪人的五官。"......老师说:"那么现在我们分两组准备,一组准备工具,一组准备雪人的五官。"小朋友们马上动了起来,有的把玩沙的工具小勺、小铲、小桶等找来了,有的还到食堂要来了红辣椒等。一切准备就绪,小朋友们穿好衣服来到外边开始堆雪人。
小朋友们来到雪地,高兴极了,他们用自己的小工具,用力地挖着雪,各自在为自己堆的雪人而努力。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发现了问题:"老师,我们的工具太小了,雪收得太慢了。"教师问:"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幼儿回答:"我们不应该只堆自己的雪人。""大家共同堆一个雪人。""去找大一点的工具。"
老师:"小朋友们说我们的工具太小了,需要找大一点的工具,这大一点的工具是什么工具?怎样去找?"一位小朋友说:"我看到爸爸用大扫帚把雪扫成一堆,我们也可以借大扫帚。"一位小朋友说:"我看见马路上的人都用大木铲推.我们可以找大木铲。"另一位小朋友说:"还得有小朋友把雪团成大雪球。"......老师说:"小朋友说的办法真好,我们先借工具,然后分工合作。可是最主要的工具我们班都没有,需要去借,什么地方会有这些工具,在借工具时,我们该怎样说,别人才能把工具借给我们?"幼儿又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幼儿在堆雪人的过程中,不只是堆了个雪人,而是把堆雪人的过程变成了系列探究的活动;幼儿不是跟随老师堆雪人,而是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参与了从准备、找工具、借工具一直到堆雪人的整个过程,他们自己在想办法,在努力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上一讲:幼儿园教材教法(八):小班幼儿的自然角
相关推荐: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
》》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