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是指师幼双方对彼此语言、行为意义的理解和反馈。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知识经验,师幼互动能否有效发生依赖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支持和引导,依赖于教师能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为此,我们对如何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如何支持、引导幼儿与材料、同伴以及教师有效互动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改变材料形态
材料是幼儿游戏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教师的很多教育意图也是通过材料自然地传达给幼儿,并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材料实现的。然而我们经常发现幼儿在游戏时游离于材料之外,或不能与材料有效互动,从而使材料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游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看似隐性、间接,效果却十分显著。
1.当幼儿对材料及其操作方式缺乏兴趣时
我们经常遗憾地发现,教师精心投放的游戏材料并不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或幼儿不能按照教师期望的操作方式达成活动目标。此时,我们的回应策略是:以情感介入,调整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动机,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案例:为"小动物"垒高
教师在活动区投放了多种易拉罐,希望让幼儿在垒高过程中感知材料的特点,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然而,小班幼儿进入区域后仅满足于随意摆弄罐子,而对垒高结果毫不在意。任凭教师多次示范、激励,游戏状况依然如故。教师经分析发现,幼儿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并不是不会玩,而是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幼儿缺乏达到目标的动力。于是,教师从情感人手激发幼儿的动机,在垒高区上空悬挂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导幼儿给"小动物"送上甜甜的饮料。材料的调整立刻改变了幼儿的游戏行为。为了给"小动物"送饮料,他们兴趣盎然地将易拉罐一个一个往上垒。悬挂于半空中的小兔、小狗、小熊激励着孩子们将易拉罐越垒越高,情感的介入推动了孩子们的游戏行为,活动目标也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2.当幼儿的行为与预设的主体目标有偏差时
尽管我们倡导以多元视角设计游戏材料,但主体目标仍是设计游戏及其材料的首要依据。然而幼儿随意的游戏行为经常与预设的主体目标发生偏差。此时,我们不是强求幼儿改变游戏行为,而是采取迂回策略改变游戏情景,让幼儿在自然的游戏情景中不知不觉地达到游戏的主体目标。
案例:动起你的左手来
为了引导幼儿同时使用左右手,从而开发大脑潜能,教师在活动区放了几条纸制"毛毛虫"身体和用来当作"毛毛虫"腿的各类夹子,教师不仅希望幼儿在为"毛毛虫"夹腿的过程中感知夹子的数量、色彩、形状、材质,学习配对排序,还期待锻炼幼儿的手指肌肉,尤其希望幼儿能用左手练习夹"毛毛虫"左边的腿。遗憾的是,教师隐含在材料中的主体价值并没有在幼儿的游戏场景中得到体现。只见孩子们用左手捏住"毛毛虫"的身体,右手将夹子一个一个往上夹。待"毛毛虫"右侧身体夹满腿后,他们便将"毛毛虫"180度大转弯,继续用右手夹"毛毛虫"左边的腿。尽管教师极力用语言启发,效果却微乎其微。教师意识到必须调整材料才能使幼儿的游戏行为靠近主体目标,而调整的关键是将"毛毛虫"的身体加以固定,使幼儿因不能随意转动"毛毛虫"的身体而不得不使用左手夹"毛毛虫"的左腿。于是,教师将"毛毛虫"固定到活动区橱柜的侧面,让幼儿面对面地给"毛毛虫"装腿。孩子们顺利地给"毛毛虫"夹上了右腿,又习惯性地用右手去夹"毛毛虫"左边的腿,却怎么也使不上劲。为了给"毛毛虫"左侧装腿,孩子们不得不费力地使用起左手来。此时,教师又在"毛毛虫"左侧身体的顶端夹了一个大夹子,让"毛毛虫"的身体与橱壁留出一些空隙,降低幼儿的操作难度。如此巧妙的调整后,孩子们的左手终于动了起来,游戏的主体目标达成了。
3.当幼儿在活动中达成主体目标时
一个好的游戏及其材料凝聚了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价值。当幼儿在活动中已达成主体目标时,我们依然会积极回应:重组材料,拓展、延伸游戏内涵,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案例:神奇宝贝树
"神奇宝贝树"来源于"开启盖子"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带有盖子的容器,让幼儿尝试打开不同的盒子、瓶子、罐子,从中感知不同瓶罐的特点,学习开启各种盖子的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奇的游戏。然而不到两周,他们似乎就玩腻了。在孩子们已达成活动的主体目标时,教师还要不要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经过思考,我们决定将所有瓶瓶罐罐重新组合,并将新目标蕴含其中,以期引发幼儿新的游戏行为。
新年即将来临,教师在活动室墙角摆了一棵"大树",盒子、瓶子、罐子等全都被挂到了大树上。教师每天悄悄地在其中一个器皿中藏一颗糖果或一件小饰品,让孩子们寻找"宝贝"。教师不仅巧妙地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来推动游戏的发展,同时通过藏"宝贝"设置了许多新目标。如每天变换藏"宝贝"的位置,让幼儿在寻宝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开启方式,在拧、拔、掰、旋转等动作中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并积累经验;又如有意把"宝贝"和彩球混在一起,培养幼儿对材料的敏感性和细心观察的能力;再如把"宝贝"放进高高的树洞里,锻炼幼儿手部的触摸感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神奇宝贝树"吸引了众多的孩子,他们不仅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开启不同盖子的方法,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青青用摇晃听音的方法确定"宝贝"的位置,然后有目标地启盖寻宝;天天为开启高处的器皿,用椅子作为攀高工具;宁宁打开所有的器皿仍未发现"宝贝",但他不气馁,坚持寻找目标。
上一讲:幼儿园教材教法(二十七):消解音乐教学障碍
相关推荐: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
》》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