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意外、一次失误、一个细节都能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下面选编的四篇文章讲的就是教师的成长故事,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
围绕主题活动"长大了",我设计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神奇的小火车",目标是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为此,我根据故事情节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列小火车,其特别之处就在于能根据故事人物、情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它不仅外观可爱别致,而且内部设置了机关:把火车的窗口镂空,每个窗口画上不同的图画,然后用卡纸遮掩起来;火车背面有一个隐蔽的口袋,藏着后面出现的图画。这一教具操作起来很神秘,体现了"神奇"的特点。我设想这列小火车一定会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不禁陶醉在自己的设计中。
意外
活动开始了,我先将小火车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惊叹不已:"哇!好漂亮的火车呀!""我真喜欢这列小火车。"听到孩子们的赞美声,我想激发孩子兴趣的目标已达到了。随后,我把孩子们引入故事情节中:"这是列神奇的小火车,它现在靠站了,乘客小桃核准备坐上这列小火车。"我一边说一边将小桃核插入火车的一个窗口,演示了小桃核坐火车的全过程。
接着,我说:"神奇小火车带着小桃核开了一圈后慢慢停了下来。车窗一打开,小桃核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桃子。"说完,我拉开第一扇车窗,果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粉红色、水灵灵的大桃子。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口吻向孩子提问:"一个小桃核一转眼变成了一个桃子,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我原先设想孩子们会回答:"因为小桃核长大了,变成了桃子。"不料彬彬回答道:"这是假的,小桃核不会变成桃子,这是老师画上去的桃子。"他的话立即得到其他孩子的认同:"对的,是老师把小桃核藏到火车后面去了,这是骗我们的,其实小桃核根本变不成桃子的。"
孩子们的回答完全击溃了我的完美构思。为了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我又重复了一遍:"请你们仔细想一想,上车前是个小桃核,下车后为什么变成了桃子呢?"但孩子们依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摆弄和寻找小火车的"机关"上了。有几个孩子还不停地追问:"老师,是不是你把小桃核藏在火车后面了?"面对孩子们的追问,我想,如果我不回应,孩子们肯定不罢休。于是,我决定"坚持到底":"小桃核的确变成了大桃子,它没有藏到火车后面。你们不相信的话,我们就来看看火车的反面。"
看到火车后面果然一无所有,有的孩子不作声了,默认了小桃核变桃子的事实。但彬彬穷追不舍:"小桃核是不是被老师藏到了火车的夹层中?"其实,他的推断是正确的,我确实把小桃核放在了火车背部的口袋里,也可称作夹层。可我不敢答理彬彬的质疑,担心把真相告诉幼儿会减弱神秘性。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我知道了,小桃核因为乘上小火车后长大了,所以变成了桃子。"原来是衡衡,我满心欢喜:"你说得很有道理!"接着,我引导孩子思考小桃核变化的原因,教学活动总算开展了下去。
反思
为什么我绞尽脑汁制作出来的小火车没有收到预想中的良好效果呢?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为什么没有随着小火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发生的变化而展开呢?事后我进行了自我剖析与反思。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设置情境,确定教学方法,并主观地偏向于对活动的理想化、完美化构思,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当孩子看到"小核桃"坐上火车一转眼就变成"桃子"时,他们感到太不可思议了。"小桃核"刹那间的变化不符合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脱离了现实,自然无法让孩子接受。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方法太抽象、太虚拟,不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如果采用图示的方法将小桃核的生长变化过程逐一表示出来或采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地演示小桃核的生长过程,就会更直观、更生动,也会更科学。
面对孩子们不与我呼应的意外,我感到非常棘手。追根究底,我仍将关注点落在教具等辅助物品上,而没有真正把尊重孩子的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幼儿发展为本,才能使教学活动变得有意义。
上一讲:幼儿园教材教法(四十四):神奇的爬山虎
相关推荐: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
》》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