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作品是幼儿情感流溢的产物。在掌握文字表达方式之前,他们更多的是运用造型艺术形式,借助符号、线条、色彩、以物代物等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表达自己的欢欣,或发泄心中的冤屈,或描绘异想天开的梦幻境界,或涂抹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图式。他们常常乐此不疲,为快乐而灿烂着,为冤屈而倾诉着,为梦想而兴奋着,为图式辩解着,为不能自圆其说而懊悔着......这是为什么呢?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儿童其实并不追求(形式上的)造型结果的完满,他们更需要观看者的认同,需要有人认真倾听,这是因为画面或造型表达式只是显现出来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更多的是幼儿的情绪体验,或无法言表的内在图式。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美术作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借助艺术治疗帮助那些在生活中感觉抑郁或困惑,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儿童。
一、从案例说起
案例一:男孩,5岁半。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他画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其中大人穿着长裙,头上还有许多花儿样的装饰品,手里捧着一束花。老师让他讲讲他的画,他指着大的人说,这是妈妈,是新娘子,指着小的人说,这是我,我在和妈妈结婚。全班小朋友一片哗然,老师也惊讶地瞪着眼睛说,你傻了,哪儿有孩子和妈妈结婚的。以后可不许这么说了!
老师以为这是孩子的幼稚或无知,并讲给同事听,大家一笑了之。
案例二:男孩,5岁。在其绘画作品中大量使用黑色和深颜色,有时全用黑色,且线条粗、硬,具有力量感。所画图形怪异,尖、角状物很多,具有很强的坚硬感和外张力。
老师开始认为,可能是孩子不会使用颜色或是个体偏好,就有意提醒他使用其他颜色,但他并没有接受老师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时间久了,老师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干预他了。
事实上,上述案例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否解读并正确理解幼儿的造型语言;二是如何从这一表达方式进入幼儿的心灵世界,并从已知的心理世界出发,呵护、关照幼小的心灵,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幼儿美术及其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环境创设等是能够正确把握的,对活动中的幼儿也能做到适时、适宜的具体指导。那么,是不是说,做到了这些就是对幼儿进行了美术教育了呢?我们认为,如果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出来,那么,教师就有责任去理解幼儿的作品,并透过幼儿的作品了解其内心世界。这同样应是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的方面,而不是将美术教育当作纯粹的艺术教育。这也就为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用艺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上一讲:幼儿园教材教法(五十):让“羔羊”不再沉默
相关推荐: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
》》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