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幼儿教育专家视点22:洗手间何以成为幼儿活动后台。

>>相关推荐:【幼儿园课程建设相关汇总】   【幼儿教育学科讲堂五十讲汇总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

[摘 要]幼儿将洗手间作为其活动的"后台",并且乐而忘返,这一极其平常而普遍的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幼儿活动场所中所隐含的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设计与实施中的"幼儿空场";幼儿常规教育的弊病等。

[关键词]洗手间;控制;常规教育

在幼儿园中有一有趣而奇怪的现象:幼儿很喜欢上洗手间,而且在其间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不督促,就不会回来。洗手间成为幼儿活动的"后台",在幼儿园是一较为普遍的现象。诚然,幼儿天性爱玩水,但深思之,笔者以为其许多深层内因值得探究。

一、幼儿活动场所中所隐含的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

幼儿活动的场所,不论是从宏观的方面--幼儿园整体建筑风格,还是从微观的方面--幼儿一日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活动室,无不蕴涵一种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体现着成人世界的权威。一扇扇紧锁的幼儿园大门,高高的围墙,喻示着幼儿园无意识中将自己和外边的世界"划清界限",在此保留"一方净土"来教育我们的"未来"。这诚然与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不无关系,但是,这也意味着幼儿一旦被送入园,其活动时空就被圈限在幼儿园之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割断了与社会的联接,使得幼儿园教育脱离了幼儿本该生活和活动于其中的生活世界。

进入幼儿园,从园内各个区域的布局来看,物质环境似"水泥森林",固化、硬化--室外活动场地大多被硬化,绿化地带不准踩,小型风景画高悬于幼儿头顶之上,墙饰不准碰。或许这样布局是怕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被"不守规矩"的幼儿给"糟蹋",但深层原因恐怕是为方便成人的管理,有利于成人控制"野性尚存"的幼儿。

从教学楼内来看,走廊楼道要保持安静,这是幼儿每天的常规教育中被告诫的内容。一旦有幼儿在楼道或走廊玩耍,就会被管理者或老师发现并遣送回教室,幼儿也免不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久而久之,幼儿也渐渐地悟出一条哲理:在楼道或走廊玩耍易于被老师发现,还要挨老师批评。因此,幼儿的活动时空完全被压缩到活动室内。而活动室"几乎都是长方形的建筑。教室的一侧往往前后开门,教室内的陈设布置泾渭分明地呈现出连外行都一目了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曰两个分割部分:教师的领地和学生的版图"。前一部分是教师的领地,一般以黑板为标志,大约占据了教室的五分之一左右。后一部分是幼儿的版图。活动室里的这种前后有别的布置和使用,实际预设了教师位于"前面""主要处"的思想,使整个教室活动时空的大权掌握在"前面"的教师手里,致使幼儿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视阈之内。也就是说,所有这些设计和布置,时时处处都是为教师易于"管理"和"控制"幼儿着想,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而毫不顾及幼儿的喜好和感受。在这样的时空中生活,幼儿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暴露在教师的目光之下,幼儿稍有"违规"之举,就会招来教师的"忠告"和制止,幼儿自己的私密性受到挑战,主体性和尊严丧失殆尽,毫无"自己"的生活可言。这必然会引起幼儿对于权威的反抗和寻找属于自己的时空。而洗手间是成人的权利和视域"失控"之处,幼儿在此能回归到真真的"自我",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宽松的空间,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幼儿为何对洗手间留恋忘返而情有独衷了。

二、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与实施中的"幼儿空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活动内容的选择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只是从成人的方便和喜好出发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以下案例所示:

[案例一:串项链]

小(2)班入园大约有一个月,班上共有19名小朋友,年龄最大的也只有三岁半,最小的两岁半。今天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根扁平的薄薄的塑料带,每一组一篮子几种颜色的小方块积木,让每位小朋友穿一串一色的积木项链。老师示范完后,开始在孩子中间来回指导(其间,幼儿频频要求上厕所),除了少数几个小朋友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穿了四五个积木之外,有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只串了两三个,老师看到小朋友没有完成要求,禁不住对小朋友大加指责。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投放的穿项链的绳子的粗细、软硬不同,积木中间的孔的大小不同,造成这一活动的难易程度各异。幼儿首先要掌握怎样将这个塑料带捻成一根细细的绳子,教师则恰恰在这一重要之处来了个蜻蜓点水,一晃而过,活动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在这一活动中,活动内容和材料的选取都出现了"幼儿空场",即教师根本忽视幼儿的发展水平,致使幼儿对活动毫无兴趣。为了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不得不采取高压和控制的手段,而幼儿为了逃脱这种"高控制"的环境,以上厕所来"逃之夭夭",也就不失为上上之策。

[案例二:做月饼]

快到中秋节了,小班组织了一次"做月饼"的手工制作活动。老师向每位小朋友发放了一个垫子、一块橡皮泥和一个小碟子,要求小朋友用橡皮泥做几个月饼,给放在钢琴上的洋娃娃吃。当老师讲规则时,成成一直低着头在手里搓橡皮泥,嘴里说着"变,变,......"(可能是老师说橡皮泥会变魔术的缘故吧)他做好了两个月饼,拿给老师看,老师只说了声:"放在自己的碟子里"。手工活动结束后,在喝水时,有一个小朋友将水撒在了桌面和地上,成成看见了,马上放下自己的水杯,从墙角处拿了块抹布,在那小朋友的桌上擦起来,这时老师看见了,一句没吭地从成成手中拿走了抹布,成成只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幼儿踢过来的"球",并适时还给幼儿。首先,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求,这在幼儿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幼儿园,幼儿往往是从教师和同伴那里获得自我认识并作出自我价值评判的,成成拿着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其目的是想获得老师对于自己的好评,以此知道自己是否做得好。他很在乎老师怎么看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并从中获得自我认识。而老师却仅仅让其"放在自己的碟子里"。幼儿的"镜中我"的形成"往往以自己的经验或经历为基础,如果幼儿经受的是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有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形成,从而养成自尊、自信等人格特征;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其次,撒了水的孩子,由于不遵守常规而使自己吃了苦头--水撒在桌子上和衣服上了。成成能够在其他小朋友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时,如果教师以成成为榜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就会比平时对小朋友进行"喝水时不准说话""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对比自己年龄小的"等等说教强多了。当成成拿抹布去帮助小朋友擦桌子时,老师应对其行为予以表扬,而不能麻木不仁,否则,孩子只会越来越退缩。总之,如果教师无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反应,这些消极的情绪就会发生迁移,不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活动的投入程度,而且会使幼儿将自己的注意力游离于教师组织的活动之外,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空间--活动的"后台"。

>>点击查看上一篇:幼儿教育专家视点21:协调园长与教职工关系

>>点击查看下一篇:幼儿教育专家视点23: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