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所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会遇到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尽管在幼儿园很多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但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育不当,将会给孩子一生的社会性发展造成危害。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有48%的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越大。可以这样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对于受攻击者而言,被伙伴攻击的经历会形成长期影响,导致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易形成胆小、萎缩的性格。这种影响,有时会扩展到成人时期。
在攻击与被攻击幼儿面前,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和教育措施呢?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开展实证研究。
一、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现状透视
为了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教育策略的现实状态,笔者通过调查的方式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一)幼儿园教师对待攻击与被攻击幼儿的教育策略调查
1.幼儿园教师对待具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策略。笔者曾针对发生在幼儿园的这种现象对71位教师做过调查与访谈,面对攻击性行为的发起者,幼儿园老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见图1)
经过进一步的访谈证实,在幼儿园,教师对偶尔攻击别人的幼儿采用"批评教育,讲明道理,向对方道歉"的方法居多。而对经常攻击别人的幼儿,教师的教育策略主要有:
一是孤立幼儿,让经常攻击别人的幼儿单独坐在一边,叫其他幼儿不要跟他玩。二是活动惩罚,不让经常攻击别人的幼儿参加他所喜欢的游戏活动以示惩罚。三是"以强攻强",也就是让力气更大的幼儿跟他坐一块,以"武力压服武力"。四是"强弱搭配",攻击性强的幼儿跟比较文气的幼儿搭配,削减冲突。
上一讲:幼儿园教材教法(六十五):死亡认知个案研究
相关推荐: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及程序
》》更多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师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