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课堂上究竟谁说了算,亦即教学中的话语权归属于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我们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我们极力鼓动学生相信自己的感受,广泛联想,合理想象,再造形象,有时确实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思想火花不时迸射,艺术才情随即惊现,可最后总要狗尾续貂,来一个小结,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教参,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接受权威的论断,把自己亲手点燃的火捂灭。当然,教师这样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观念陈旧,把教学理解为"传道",把对教参的超越看成离经叛道;有些是水平有限,自己在鉴赏分析上没有主见,只好"紧扣"教参;有些是迫于无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命中标准答案,既肯定学生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不忘灌输权威的观点,以免在考试中吃亏。这样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了一张无效证券,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成为一种顺时应变的权宜之计。
文学鉴赏的通用法则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任何形式的规范和统一都是对阅读主体即学生话语权的漠视和剥夺。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应以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正确的鉴赏方法为己任,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审美习惯,认同他们的价值判断,灌输正确的文学理念,让学生真正行使课堂上的话语权。在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习惯,以学生的视角解析作品。我们所说的"话语权",关注的焦点不在课堂上是否给学生充足的发言时间,而在于赏析评价的审美主体是谁,最终的结论由谁作出。实际上,我们的课堂上回响的主要是专家的声音、权威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对课文的理解赏析都是以教参为标准,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审美心理。前些年,普遍运用的"启发式"、"点拨法"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法,其实质都是通过启发诱导,把学生的思路硬拉到教参的分析上来,让学生苟同别人的观点,让学生领会权威的意图。读了莫泊桑的《项链》有的学生为玛蒂尔德为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十年艰辛感到惋惜,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被无情的命运捉弄而深表同情,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通过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经受住了金钱的考验而没有堕落表示由衷的敬佩。作品的故事在当今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小说揭示的人性的弱点是普遍的,可是教参中的分析总是要给玛蒂尔德戴上"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似乎连虚荣心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这无疑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人为的障碍。好多老师也不从学生的审美视角考虑问题,照本宣科,以讹传讹,使审美价值很高的作品变的索然无味。高中语文第五册选了《孟子》里的一篇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一个人家有妻妾,成天出门游逛,酒足饭饱后回家,在妻妾面前卖弄吹嘘,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的妻子多了个心眼,跟踪丈夫,揭露了真相。本来无须聒噪,学生在"零背景"下阅读,很容易把握作品的寓意,即在讽刺那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行为下作可卑的人。可有些老师照搬教参里的说法,将寓意概括为:讽刺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搞得学生一头雾水。现代的中学生有和以往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他们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能照顾到这一点,就是对教学主体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