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从接受他评到自主参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历来只是一个"失语"的被评价者

由于强调客观性,我国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通常是依照"主体-客体"的模式展开的。换言之,为了避免教师个人的主观参与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通常只能是评价的客体,而评价主体通常由外在人员(主要是管理者或专家学者)来充当;评价是一种外在于教师的活动,教师无法逾越被评价者的角色而能动地作出自我评价。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发言权的"被物化"的个体,他们一直只能是接受他评的被评价者。

基于这一模式,作为主要评价主体的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与作为评价客体的幼儿园教师之间通常是不平等的关系。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评价逻辑自上而下地对幼儿园教师"指手划脚",教师连"插话"权利都会受到漠视和压制。因此,在对教师评价的过程中,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一直处于"自言自语"的状态,而教师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

具体说来,管理者作为具有话语权力的"发言者",通常会出于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而依据他们所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以及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单方面地制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等等。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从上而下地对教师的实践工作进行衡量、判断和说明,教师评价活动实际上成为管理者独自"言语"的过程;而教师作为受控制和受管理的被评价者,并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他们一直处于"听者"的位置,处于无法发出声音的沉默状态。对于评价结果,教师通常也只能默默接受。

除管理者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是专家学者,他们是因为拥有学术权威性而具有话语权力的"发言者"。长久以来,专家学者习惯于依据他们的学术研究对教师的实践工作作出理性判断和说明,并力图据此来设计对教师评价的方案,教师的声音仍然被忽视。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专家学者要么依据他们设计的评价方案对教师进行评价,要么对教师的实践工作进行所谓的理性"点评";而由于遵从学者的学术权威,教师仍然处于虚心接受的"听者"位置。

由此可见,在教师评价中教师个人几乎没有话语权。久而久之,教师日渐习惯于以他人、外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职业的合理性和自身存在的价值,也就不知不觉地主动放弃了自身的话语权,并且自觉地等待着他人的评价,这从目前教师普遍缺乏自主评价意识的状况中可见一斑。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幼儿教育 考试评价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