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该如何巧妙安排、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模式是关键。
一、精讲式
精讲式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精讲,必须对教材熟悉,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文章重点,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质疑。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了哪些内容?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不同时间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感受(静,闹)?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文章的结构就找到了,难点也就突破了,重点也突出了,课文中心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明朗。
二、自学式
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寻求学习方法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使其逐步达到"自能"学习,也就是"授之以渔"。例如《小摄影师》一文中写道:"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这时就产生了悬念:小男孩还会访问高尔基吗?这是每个同学都会想到的问题。因此,我在学生通读后及时点拨:"如果你是这个小摄影师,你会怎么办?来还是不来?什么时候来?"这样就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引到课文中,并促使学生自发地读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复述式
低年级课文一般语言通俗简洁,符合儿童的语言表达习惯,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强化记忆,又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说话能力。复述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三个步骤:1.激趣导入,激发求知欲。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2.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整体感知。3.活跃思维,进行复述。在了解课文内容及其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可将学生编成若干个小组,互相讲述,在此基础上,小组派代表在班上复述。
四、探究式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直接驱动力。探究式模式就是顺应这个心理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采用探究式模式,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或者从学生质疑中选出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对学生的各种答案,教师要不加肯定或否定,注重启发诱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做深入探究,在进一步阅读中造成悬念,使他们感到疑问,感到惊讶,进而产生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欲望。
五、情境式
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道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将言、行、情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记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学《燕子》时,通过用剪贴的方法,以湖面为背景,把柳树、稻田、燕子、线杆等在讲解中贴到纸上组成一幅壮美的春景图,可以促使学生在边听讲边动手中兴趣盎然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使"不学"变为"愿学"、"苦学"变为"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