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双线训练 相辅相成 综合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据这一要求和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的优势,扬长避短,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表达,为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和口语交际做好铺垫。我们的做法是--双线训练,相辅相成,综合提高。

一、第一线:内容引路开篇成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语言的发展是由口头语言向面语言过渡,口头语言要比书面语言发展早得多,而在七八岁时儿童语音正处于最佳发展时期。这样便有利于第一学段学生从内容入手,开篇成文的训练。

(一)观察为先、感知内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话和口语交际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学生的写话、口语交际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累了生活素材,学生的写话和口语交际就生动具体、感受深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耳目鼻舌手脑身等去观察、去感受、去认识、去发现、去实践、去分析、去积累,形成第一手直观感知素材,使学生在写话和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有抒。

观察是形成心理表象的基础。现今的小学生如同"一代小皇帝",他们上学有人送,出门有人陪,因而他们对生活泰然受之,懒于观察,不愿思考。鉴于此,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观察兴趣主要是通过多种活动让儿童体验细心观察的乐趣。比如有一次,我们让学生观察班上同学的眉毛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王群的眉毛弯弯的像月亮";"李华的眉毛像把剑";"王勇的眉毛向上竖着";"唐华的眉毛向下垂着"......这样激发了儿童的观察兴趣,因而使学生知道: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事物。

其次,掌握第一学段学生的观察特点,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未受训练的第一学段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多是无意的,常出自好奇心和被动感受;即使有所认识也很片面、肤浅和幼稚。教师的任务就是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逐渐转向有意和主动,对他们的好奇心强,爱刨根问底,爱凑热闹等行为都应给予正确引导。如夏天的天气突然变化.学生纷纷说:"老师,天要下雨了!"教师便问他们:"你们怎么知道天要下雨了?我们到外面观察下雨前与晴朗时天气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知道下雨前的天气特征,老师有意让学生说出来,并用夹杂拼音的"文"记下来。教师适时提出观察要求,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从而达到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目的。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