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让学生从"敢疑""善疑"到"解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学习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问难,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经常提出一些大人都无法解答的问题;而上了小学,提问题就越来越少了;上了初中、高中就不常提问题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程式化的教育方式压抑了学生的灵性;长期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如何能引导学生"敢疑"、"善疑"、"解疑",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尝试。

一、让学生敢于质疑

1.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质疑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质疑有助于学生的潜能发挥。消除"小学生不会提问题"、"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等不正确的观念。

2.鼓励学生"敢问"。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总是板着面孔讲课,认为这样可以严肃纪律,提高威信。而学生总是胆战心惊地听课,学生不敢问,也没有机会问。即使问了,老师以冷脸和恶语对之,智慧的火花被浇灭了。这样一来,谁还敢问。其实,教师应和蔼可亲地面对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机会让学生提问题。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消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顾虑。

二、让学生善于质疑

学生的顾虑消除了,思维的闸门也打开了。只要老师善于引导,教给方法,让学生深入思考,就能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

1.从题目入手,抓住重点词提问。如学习《闹花灯》一课,学生看到题目想问:"闹"是什么意思?"花灯"指什么?谁闹花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闹?怎样闹?闹得结果如何?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能够激发求知欲和读热情。

2.从课文的重点词句或段落入手,抓住关键,刨根问底。如学习《伟大的友谊》,对于"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段内容,指导学生读书提问:生活上,恩格斯怎样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怎样互相帮助?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作了叙述?这段话和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3.从"表面上看似矛盾,而实质上合乎情理"入手。提出深层问题。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课,学生读课文,发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又而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焦急而又耐心"不是一对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提出了有实质性的问题。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