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学生总有说不完的"闲话",身体总在不停地动。教师稍一放纵,教室里就可能"炸了锅"而无法收拾。这个时候,教师只有拿出"师道尊严",直至大声训斥或惩罚,课堂才会逐渐平息下来。可是,这个时候的学生表现却是另一番情形,课堂变得沉默,除少数学生还能专心上课外,多数学生面无表情,态度漠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原有的学习热情和童真逐渐淡化,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没有欢乐,也失去了吸引力。

其实,为了上课,教师也做了充分准备,认真钻研了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还收集了许多资料;课堂上教学语言也很生动,不乏激励、启发,可谓煞费苦心。但是,课堂表现不如人意,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看起来问题出在学生方面。仔细一想,不对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天性好奇,对新鲜的事物尤感兴趣,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形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教师。首先,虽然为了上好课,教师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钻研教材、收集资料、设计教案等,但教师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大多是站在教材的角度。用成人的视角去把握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的。即使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仅仅从形式或几个教学环节上有所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落实。再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不仅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还要以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前提。正是这些方面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还有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教学的自由。儿童的生活世界实际上是精彩纷呈的自由王国,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儿童没有什么不敢想的,不能说的。"儿童是最大的、最真的、最可贵的。"但是如今的课堂"师治"的东西还太多。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自由可言。所以,课堂上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不情愿地面对。说来倒去,还是教师对儿童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新课程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我们的课堂却忽略了这些方面,说到底是儿童文化的缺失。正是由于教师对儿童文化的疏忽,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化对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导致课堂没有了欢乐和吸引力。

那么,什么是儿童文化呢?这里特指小学生某一或某些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象地讲,就是儿童的习惯、习俗和行为规范等。儿童有自己的哲学世界,自己的道德观,自己的审美......这一切构成了儿童独特的生活世界。儿童的生活世界蕴育了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一切文化的起点、基点。教学既然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活世界,就应尊重儿童文化。作家冯骥才讲。抽取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就成了植物人。同样,缺失了儿童文化,语文课堂就没有了生命活力,也就无法谈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总是在努力完成经过严密思维、有很强的逻辑性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过于严密、逻辑性较强的教学设计往往忽略的是儿童文化的存在。对于儿童来说,这种思路显然是与他们的思维特点相悖的。儿童思维敏捷而不拘形式,又极具跳跃性,常常是由此及彼,极富睿智。一次语文课上,我向学生介绍干的牛粪可以烧火,因为牛是吃草的。有个学生马上接过去说:"老师,羊是吃草的,那羊粪也能生火吧。"同学听了哈哈大笑,我却肯定了他的说法,并夸奖了他。许多同学不笑了,接下来又提出一连串与之相关的问题。什么马是吃草的,马粪能烧火吗;猪有时候也吃草,猪粪能烧火吗,等等。也许这些内容并不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但显然不是多余的。可见。尊重儿童文化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粗线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由此我想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及落实评价的多维性、多样性、多元性都是体现儿童文化的有效途径。再如:我们的课堂是"规矩"的,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说话要先举手,回答问题不能游离于教师与课本,不能随意走动,不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学生没有一定的自由。殊不知课堂上所谓的"规矩"不仅抹杀了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对眼前的一切失去兴趣,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意愿和机会。儿童天生好动,只要生命不息,运动就不会停止。由此我也想到: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一动,不仅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也获得精神自由,而且抵消了学生盲目的、无意识的动,有助于深化理解学习内容。有位教师在教学"滑雪溜冰跳绳"一组词串时,让学生边读边做一做这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可以指导学生表演,还可以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等等。这些都能够体现儿童文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语文课堂缺失了儿童文化,儿童就不是儿童,学生也非学生了。所以,只有立足儿童文化,建设并发展儿童文化,课堂才能真正回归儿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