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小学音乐教育22:浅谈新课标下的器乐教学。

音乐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器乐教学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音乐、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中进行器乐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使之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水平,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在这里,笔者就新课标下的器乐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器乐教学的性质、任务

首先,器乐教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内容,其性质任务是由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主要目的是用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小学器乐教学也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学习演奏乐器为目的,以系统的专业化技术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专业音乐教育。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音乐教育,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这种区别,才能确保中小学器乐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中小学课堂学习的乐器,并非是专业演奏的乐器,而是课堂音乐教学的学具。这种学具,既要有音乐上的要求,又要有适合于全体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技术上要求简单、易学。为此,《课标》提出:"课堂器乐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发音纯正。"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器乐教学宜以无音高的打击节奏乐器为主,其他年级则以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有音高的简易旋律乐器更为适宜。同时,要注意乐器的音准和音色,不可把音准、音色不佳的乐器引入课堂。

二、器乐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小学低年级以学习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串铃、三角铁、双响筒等,注意与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相配合。其他年级学习口琴、竖笛和口风琴等,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练习时注意音高、节奏的准确,培养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能力。到高年级,应注意巩固所学演奏技能,提高演奏熟练程度,增强演奏表现力。"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在这些教学内容上,要按照集体教学的特点,加强合奏,提高学生对和声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注意把器乐教学与唱游、唱歌、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音乐教育。

三、器乐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器乐与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两大门类,音乐艺术是一种直接经验,无论哪一个教学领域,都应注意学生的参与过程,把亲自参与作为获得音乐美感体验、形成音乐审美能力、提供综合音乐素质的主要手段,达到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把乐器引进课堂,如:口琴、竖笛、口风琴等,这样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音乐视野,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器乐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声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器乐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2、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通过演奏,让学生眼、耳、口、手等器官得到协调发展,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促进作用。

3、增强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同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视奏、视唱等能力,加强学生的听觉能力。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乐器进行合唱、合奏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在合唱、合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提高了合唱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课堂上,要重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有创作余地。如用乐器模仿生活中的节奏--马蹄声、汽笛声等开始,创作旋律,学生们兴趣很高,教师抓住有利因素,有利于启发、引导、学生们乐此不疲。渐渐地学生们便可以用乐器演奏自己的"作品"了。

总之,器乐进课堂,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器乐教学的形式、方法

器乐教学的形式很多,可在课内适当安排,也可在课外结合进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综合课和单一器乐课。

综合课--将唱歌、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教学内容综合在一起。器乐教学占其中一部分。

单一器乐课--只进行乐器演奏方法技术的讲解、训练,或只进行独奏、齐奏、合奏等器乐作品的学习排练。

器乐教学虽然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但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安排,器乐教学在整个音乐教育中也只占一定的时数比例。而我们的器乐教学并非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演奏家,而是通过器乐教学这种艺术实践,巩固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陶冶其情操,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去安排器乐教学,不能完全以器乐为主而把唱歌、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的课时删减,器乐教学应渗透到每一节音乐课中,必要时可阶段性地进行专门的器乐综合训练课,但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时间。我们通常所说的"器乐教学",主要是指"课堂器乐教学",常见的课堂器乐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器乐教学与音乐游戏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低段学习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木鱼、三角铁、串铃、碰钟、双响筒等)时,可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乐器并初步掌握演奏方法,学会用耳朵来辨别它们各自不同的音色。这样,学生们既感到有趣,印象也深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还应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演奏乐器,让他们积极地动脑动手,培养创新思维。

2、乐器教学与唱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的识谱、视唱、合唱、学唱歌曲等,都可把学吹口琴、竖笛或口风琴等作为辅助手段:

①将视唱曲先作节奏练习,然后用乐器视奏,待有了音高概念后再视唱,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②新授歌曲时,通过反复聆听,唱唱奏奏,熟悉旋律,为新歌教学扫除了音准的障碍。

③歌曲的合唱部分。先分别用乐器演奏,然后用合奏中的感觉进行合唱,学生的合唱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3、乐器教学与动的有机结合

在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时,用乐器为其伴奏,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统一。

4、器乐教学与听的有机结合

①运用口琴、竖笛、口风琴听辨出音程后,教师在琴上弹出音程,学生听辨后用乐器奏出,如果教师弹奏的是和声音程,学生则分成两组,听辨后同时奏出。通过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

②在音乐欣赏时,用乐器演奏作品的主题音调,通过听听、奏奏、唱唱进一步熟悉音乐主题。

乐器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还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教学有法,亦无定法",特别是"新课程、新教材"又给了我们教师和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对器乐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逐步改进,使之完善,让器乐教学更加符合音乐教育的规律和音乐教学的实际。

《中外教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点击查看上一篇:小学音乐教育21:如何面对识谱教学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小学音乐教育 新课标 器乐教学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