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话。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重视同文本的对话,深入钻研教材。
《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一篇文章,也是新选入教材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文革”期间,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当时,巴金一听见包弟的叫声就胆战心惊,怕它的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家里来。无奈之下,巴金只得把包弟送给医院做实验。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甩掉包袱,没想到却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他为自己不能保护一条小狗而责备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以至于10多年过去了他都还在忏悔。巴金说:“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而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从这些语言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读出巴金的忏悔之情,读出巴金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与敢于说真话的勇气,而且更能感受到巴金心灵上的创伤。10年浩劫,巴金不仅失去了可爱的小狗,还背负了沉重的心灵之债。小狗包弟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文革”的那段历史,这不正是以小见大吗?
其次,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课标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抛弃以前教师讲解为主的做法。但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分析《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形象时,一位学生认为,荆轲游说樊於期献出头颅表现了他的自私自利。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他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联系本文的背景来分析荆轲游说樊於期献出头颅这件事。结果,这位学生终于认识到了荆轲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整个燕国的利益。
再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