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最早见诸1979年第4期的《诗刊》上。从那以来,人们就一直把它作为一首爱情诗而倍加喜爱。上个世纪末,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选人高中语文教材(2003年版编在第一册),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把它定位为"爱情诗"。事隔多年,诗人突然宜称这是一首和恋爱毫无关系的诗歌,2005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洪贺廷老师的《从<致橡树>的创作缘起观其主旨》一文,据此提出不应把《致橡树》看成是一首爱情诗,并批评人教版教材把它说成爱情诗是不妥当的。那么,《致橡树》究竟是不是爱情诗?又为什么是爱情诗?人教版教材的说法是否妥当?我想,这是涉及到文学作品阅读规律、范式以及教材编写原则的问题,因此,思虑再三,不揣浅陋,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说出来,就正于方家。
文学作品鉴赏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叫做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来达到对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主旨的把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指向作者的阅读范式)。这种解读方法尽管有时极为有效,然而对作品的解读过多地依赖于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却使读者感到十分被动,因为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往往有相当的困难。而且,这种阅读范式也容易造成人们在解读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有关背景的材料查寻而不是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相当费劲,而且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更多的时候作者的创作常常是不自觉的。即便是处于自觉状态,由于诸多原因,作者之意有时也不便明说或无处可说。因而,近年来,指向作品本文以及指向读者的阅读的范式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重视本文、重视读者的阅读创造的阅读范式不仅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因其贴近阅读教学的实际逐步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我们知道,在阅读实践中,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作品的文本,并通过作品文本的阅读来理解和把握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读者都是根据自己背景知识(包括生活经历、艺术经验、情感智力等)对作品的一切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而当大多数读者的意见趋于一致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共同认知,而共同认知一旦形成,反过来还会影响其他的读者。这时,作者的原意只是作为一种声音,他无法强迫读者无条件地接受。因此,作者所能做的,就只能把他想说的能说的通过作品展示出来。正因为如此,作品,只有作品,才是一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上说,读者关注的是作品表现了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什么,而不是作者当初在想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对《致橡树》一诗的创作缘起与创作主旨的解说,对读者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为了尊重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和鉴赏,读者也可以不理睬诗人的解释。总之,作者和读者是通过作品发生关系的。那么,一般读者是怎样解读和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呢?我们不妨来读一读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