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写早春游西湖风景 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 唐代诗人 描写少妇盼望丈夫归来时的心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个皇帝 世称李后主 上阕以凄清的环境烘托寂寞的心情 下阕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头无可解脱的离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北宋初期词人 伤春怀旧的思想感情 选自《珠玉词》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诗的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 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王安石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江南田园风光 为名句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 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 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 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开豪放派词之先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选自《东坡乐府》 古代出猎的壮观场景 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咏月怀人 全词的基调是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宋代著名女词人 佳节怀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选自《漱玉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现实与梦境的巧妙结合 渴望收复失地、看到祖国统一、渴望为国战斗 选自《陆游集》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此诗是一首山村记游诗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又现的境界 意新语工 最富理趣 给人启迪 是传诵千古的警句名言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以农村为题材的佳作 夏夜独行乡间的真切感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这是一首抒写雄心壮志的词 前九句表达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结句以沉痛的慨叹 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光耀史册的生死观 末两句为千古传诵的名言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一幅秋郊夕照图 令人哀愁的情调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 曲牌名 此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 感慨历代王朝兴亡 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 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夏完淳 明末抗清英雄 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 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诗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赵翼 清代学者 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附录1:与文学常识相关封建朝代更替简要说明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附录2:有关文化常识

古人的名、字、号:古人幼年取名,成年取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示礼貌或尊敬。号又叫别号,由自己取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周代时郡小县大,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袭这一制度。到隋、唐时代,有的称州,有的称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称“郡”,而称“州”“府”。

传,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如《五柳先生传》。也指以演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

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讳”。如《捕蛇者说》“观人风者”中的“人风”即“民风”,改“民”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又如“秀才”改为“茂才”是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

古代官职任免专称: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授:授予官职。擢:选拔,提拔。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低官职调动。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谪:降职并远调。

古代诗文集常见命名方式:

1、以籍贯地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人。2、以书室名命名,如《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3、以表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4、以别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5、以谥号命名,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6、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7、以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编辑于唐穆宗长庆年间。

“席”是铺在地上的坐垫。“床”最初是坐具。“几”类似今天北方的炕桌。因为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跟上,所以几是长方形,不高。此外还有“案”,“案”相当于今天的托盘。如成语中的“举案齐眉”。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教师招聘考试 初中语文 古诗词文学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