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全套教材复习提纲六,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原理内容】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
 
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即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即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即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能追溯过去,又能推测未来)。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的环节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部分)
 
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更多关于 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政治 复习提纲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