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 教育理论 B. 教育媒介 C. 教育目的 D. 教育方法。
2.盲人的听觉、触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互补性
3.以权威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这属于( )教师。
A. 民主型 B. 专制型 C. 放任型 D. 忽视型
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5.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9岁 B.5岁 C.3岁 D.7岁
6.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 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7.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苛勒 D.班杜拉
8.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2.答案:D
解析: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题干中盲人视觉受损,但在听觉和触觉方面获得了补偿,因此是属于互补性。
3.答案:B
解析: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4.答案:B
解析: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5.答案:C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证明,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该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为最佳,9岁(小学三年级)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期。
6.答案:B
解析: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7.答案:A
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是美国着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就是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提倡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因此,答案选A。
8.答案:C
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因此,答案选C。
2014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报名 大纲 职位表 职位对比 报名流程详解 报名答疑 通关课程
(责任编辑: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