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2、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首饰、碑刻书画,促进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这种教学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3、 报纸上的“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了(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活动
D.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4、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12
B.18
C.24
D.20
5、 人格的(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6、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功能。
A.信号
B.调控
C.激励
D.健康
8、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属于( )
A.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
B.动物独有的
C.人类特有的
D.无条件反射
9、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11、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 )
A.学校教育的形式
B.学校教育的类别
C.学校教育的层次
D.学校教育的历史
1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 )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A.肢体残疾
B.心理异常
C.特殊疾病
D.智力残疾
13、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14、 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客观
B.平等
C.公平
D.区别
(责任编辑: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