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师招聘每日一练2017年(2月6日)-教师网
1. 最容易导致自杀的不良情绪是( )
A.抑郁 B.惊奇 C.厌恶 D.暴怒
2.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A.加德纳 B.斯滕伯格 C.吉尔福特 D.斯皮尔曼
3.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5. 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
答案及解析:
-
1.选A。【解析】抑郁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
2.选C。【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
3.选D。【解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题干所述案例中,操作行为是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强化物是看电视,为了使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操作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增加,就必须在儿童一出现这一行为时,就立即给予强化,也即让他看电视,这是一种正强化。故本题选D。A项看电视在做作业之前,达不到强化的效果,BC两项的目标行为是看电视,也与完成作业的目标行为不符。
-
4.选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本题选C。接受不是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
-
5.选D。【解析】相同要素说,由桑代克等人提出;概括化理论由贾德提出;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奥苏伯尔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三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本题选D。
(编辑:孙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