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师招聘每日一练2017年(4月14日)-教师网
1.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2.在初中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初中毕业
3.教师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了飞机模型兴趣班,培养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这属于课外教育活动中的( )
A.劳动工艺活动
B.科学技术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4.在指导初中生课外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 )
A.学生是否愿意参加课外活动
B.是否全体学生都参加了课外活动
C.是否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D.是否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5.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下列( )是理解(指的是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的能力)相对应的行为动词。
A.区分、估计、举例、解释
B.分类、比较、对照、归纳
C.鉴别、比较、理论、检讨
D.改变、运用、证明、计算
-
答案及解析:
-
1.选D。【解析】中小学德育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疏导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
2.选B。【解析】初二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3.选B。【解析】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思想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科技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实际的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源,举办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参观科技展览,组织各种科技小组活动,组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
-
4.选C。【解析】课外活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和表现是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所以选C。
-
5.选A。【解析】(1)知识:对所学材料的记忆能力,涉及重认知和再现具体的事实、定义、规则。知识目标最为强调的是记忆的心理过程。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2)领会:掌握材料含义及主旨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将材料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解释材料和预测结果、倾向等。它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与层次的理解。(3)运用:运用已学概念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诸如规则、方法、概念、原则、规律和理论的能力。应用代表较高水平和层次的理解。(4)分析:将材料分成其组成部分或要素的能力,包括组成部分的辨认、各部分关系的分析及其组织原则的确认。分析代表着一个较高的智慧水平,因为它不仅要求理解材料的内容,也要求了解材料的结构形式、关系和构成依据。(5)综合:组合有关部分和要素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包括整理各片断、各要素、各部分的过程,也包括安排和组合它们构成一种新的清晰的模式和结构的过程。此范围内的学习结果强调创造性的行为,着眼于新模式和新结构的创造。(6)评价:依据既定标准判断材料(文章、小说、诗歌、研究报告、某种陈述等)价值的能力。判断所依据的标准有两种,一是外部标准,二是内部标准。此范畴的学习结果代表着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和水平。因为它既包含了所有其它类别的要素,又添加了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进行的判断。
(编辑:孙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