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13:27:47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学评价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专业能力。《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学评价要“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很多时候还谈不上有效。
误区1:评价脱离幼儿实际,标准模糊
评价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见到教师这样表述:“A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强,B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深入了解,却发现A、B两个幼儿之所以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差异,原因在于A幼儿比B幼儿年龄要大好几个月。教师没有将相应年龄段幼儿发展实际作为评价参考,却用年龄较大、发展较好的幼儿的表现来衡量年龄较小幼儿的发展,自然导致评价的失实。
分析:学前期幼儿(0-6岁)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幼儿个体发展差异极大,即使年龄只相差几个月,不同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操作技能差别都很大,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往往忽视这种差别。
对策:不超越幼儿发展阶段做评价。如《指南》中的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在对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个总体要求在不同年龄段因为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而呈现不同的具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需要考虑幼儿一般发展水平,如小班、中班、大班儿童的平均水平外,还需要考虑同一班级内儿童的年龄差异,防止用班级儿童的平均水平为参考来评价年龄较小儿童的发展。
误区2:评价手段单一,缺乏沟通
教学评价时,存在观察不仔细、忽视幼儿内心感受的现象。如对活动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评价,许多教师往往使用“你真棒”“你真行”,要求全班幼儿伸出双手、击打节拍、口中呼应“你真棒”,以此来鼓励幼儿。
分析:这种评价对性格外向、善于表现的幼儿无疑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性格内向、不喜表现的幼儿却少有机会能得到类似的激励评价,往往会表现出失落情绪。
对策:避免评价表扬表现出色幼儿的同时损伤其他幼儿的自信心,让所有幼儿都体会到老师公平的爱心,是摆在所有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日常表现,抓住幼儿灵光闪现的一刻,发现幼儿优点,适时评价鼓励发展。如有一个幼儿,平时表现十分调皮。一天,我让幼儿取水喝,其他幼儿取水杯后不再看桌面,该幼儿将水杯端起后,发现桌面上因水渗出,留下圆形水迹,于是他用手蘸水,在桌面上画出一条章鱼,我及时表扬他,并叫小朋友们观看。这个幼儿心情十分愉快,整天学习表现都非常积极。从这个幼儿的表现和适时的评价效果,我们得到一个启发,幼儿的诉求隐藏在行为背后,不可轻易为表象所迷惑,要关注表象背后的因素。
评价要适时,方法要多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适当分解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阶段达成进行适时评价,对幼儿保持学习兴趣和有效提升评价效果十分重要。如区域游戏是一种开放的活动,幼儿有充分的时间、空间与材料进行交互活动,并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进行操作实践,从而获得感性经验。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方面,教师应有目标意识,要思考投放的材料幼儿会拿来做什么,希望幼儿有什么样的表现等问题,做到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对幼儿区域活动要适时指导和适时评价,少进行干预式指导和夸张性评价,多使用间接性指导和鼓励性评价。
误区3:评价内容偏狭,判断主观
中班的成成与同伴做游戏时,能很快地融入别人的游戏中,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老师对成成的评价是社会性发展好,善于沟通交际。但是在小朋友中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他往往喜欢指挥别人承担难度大、大家都不爱干的活,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他还嘲笑别人笨。
分析: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评价内容范围狭小、评价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如健康领域,一些教师在评价幼儿身心发展时,往往只根据幼儿较少生病作出“身心发展健康”的评价,忽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对幼儿情绪状态起伏、生活习惯养成等熟视无睹;又如社会领域,一些教师看到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愿意与同伴玩游戏,就判断幼儿社会性发展较好,却没有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关心尊重他人”、是否“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对策:幼儿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因此幼儿评价必须把适应和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唯一依据。评价教学对幼儿发展是否有效时,应该把下列因素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教学是否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目的;教学是否体现了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是否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游戏贯穿其成长的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学评价,要注重观察教师如何把握游戏的教育意义,发挥其教育功能,观察教师怎样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体验积极情感,使其已有的经验在游戏中得到表现。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标签: 教师热点
下一篇:退休教师黄永腾的“快乐教育”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