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师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德育原则及方法

2025-02-25 10:17:15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必考点5 德育原则及方法

1.德育原则

原则 定义 贯彻要求
导向性/方向性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知行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①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严慈相济 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①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②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 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①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③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①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②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 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①要组织和建设好学生集体; ②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又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集体
疏导/循循善诱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2.德育方法

  内涵 贯彻要求
说服教育法 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分类:(1)语言说服:讲解、报告、谈话、辩论和指导阅读;(2)事实说服:参观、访问和调查 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实践锻炼法 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 ①坚持严格要求;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
品德评价法/ 奖励与惩罚法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 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①要有明确目的; ②要客观慎重,实事求是; ③要充分发扬民主; ④注意对象的个别差异
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①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②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与自我教育的计划; ③引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 ④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

推荐阅读: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

责任编辑:zhangxin29

热门标签: 教师资格 笔试试题

>>更多 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原则及方法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实施改革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目的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考点汇总 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习动机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