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0 09:52:23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引进数量、条件
从国家“211”工程高等院校引进65名优秀毕业生。
1、重点本科(一批次录取)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2、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计划相同或相近。
3、外语成绩获得国家四级以上证书(艺术类特长生校内及格)。
4、年级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学生会干部、中共党员或被评为校(院)级以上三好学生的优先。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挂科及其它不良表现。
7、特殊人才,由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另议。
二、享受待遇标准
1、编制。凡引进的人才,按照“岗位需要、专业对口、适度调控”的原则,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安置到县直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编制纳入县事业编制管理。
2、工资福利和生活待遇。凡引进的人才,使用事业单位编制,按照国家政策由县财政兑现工资福利待遇。试用期间,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分配到事业单位的本科以上毕业生的标准执行,婚前食宿由用人单位给以适当补助。
3、职称评审。凡引进的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符合晋升职称条件的,优先推荐晋升。
4、人才培养和使用。凡引进的人才,纳入县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
三、招聘方式、程序
1、报名。有意向者向指定的电子邮箱投寄资料,网上报名。投寄资料主要包括个人简介和各类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等,近期彩色照片一张,以上资料电子版即可。
2、面试。由县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组织到重点院校或在本县对报名毕业生进行面试,根据报名情况,面试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签订协议。面试结束后,县人才引进小组成员及用人单位领导共同协商,初步确定人选,经过对拟引进的毕业生证件审核、档案审查、校方了解等程序,拟定引进对象,经县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审定,签订引进协议。
4、人才录用和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依据协议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原则上在本县服务期限不得低于五年。对引进的人才由组织人事部门建立管理台账,制定考核方案,强化管理。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肇州县委组织部 赵德升 电话:0459-8516887 13936819798
肇州县人事局 史家威 电话:13624666766
邮箱:zzrc2010@163.com;邮编:166400
我们以求贤若渴之情,惜才如金之心,诚邀各方英才到肇州这块热土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实现抱负!
附:肇州县人才引进计划表
肇州县2011年人才引进计划表
序号 | 引进单位 | 引进岗位 | 数量 | 专业要求 | 备注 |
1 | 县委办公室 | 秘书 | 2 | 文秘、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经济学、 历史、法律 | |
2 | 县政府办公室 | 秘书 | 2 | 文秘、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经济学、 历史、法律 | |
3 | 乡(镇)政府 | 农业科技副乡(镇)长 | 12 | 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园艺、水利工程、 林学 | |
4 | 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 | 经济运行管理 | 5 | 经济贸易、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工商管理、
工业设计 |
|
5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建筑设计 | 2 | 土木工程 | |
城乡规划 | 2 | 城乡规划 | |||
6 | 城市执法管理局 | 排水设计管理 | 1 | 给水排水 | |
燃气供气设计 | 1 | 城市燃气 | |||
7 | 环境保护局 | 环境监察 | 1 | 法律、生态工程 | |
环境监测 | 1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
8 | 文化广电体育局 |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 2 | 播音主持 | |
记者 | 1 | 新闻 | |||
节目包装制作 | 1 | 电视编导、动画设计 | |||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 1 | 通信工程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 | 汉语言文学 | |||
9 | 物业管理办公室 | 供热设计管理 | 1 | 热能动力工程 | |
10 | 第二中学 | 教师 | 17 | 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计算机、体育、美术 | |
11 | 实验高中 | 教师 | 4 | 生物、地理、英语、历史 | |
12 | 人民医院 | 医生 | 4 | 病理1人、临床医学2人、临床检验1人 | 其中骨外1名(男) |
13 | 中医院 | 医生 | 4 | 临床医学2人、影像2人 | |
合计 | 65 |
肇州简介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哈大长”、“哈大齐”经济圈的交汇区。国道明沈路、大广路穿越境内,距肇源松花江大桥只有30公里,陆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建置为州,因“肇基王绩于此”而得名。幅员面积2455平方公里,辖6镇、6乡、2个农牧场,11个社区,104个行政村。总人口46.5万,其中农业人口37.7万。
地下蕴藏石油、天然气及地热资源。是大庆外围油田的重要开发区,可采储量3500万吨;全国第五大气田——庆深气田座落境内,天然气储量丰富;处于辽西至大庆地热带中心位置,出井口水温达70℃。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县委、县政府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油气兴县、商贸活县”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公司,培育了肇融集团、摇篮乳业、柏盛酵母等龙头企业,形成了食品、纺织、轻工、机械等六大工业体系。建成优质粮、工业原料、瓜菜、饲草饲料、绿色有机食品“五个种植基地”和生猪、大鹅、奶牛、黄牛、肉蛋鸡“五个养殖基地”。合作区块油田发展到7个,原油产量100万吨,相当于大庆外围油田产能的六分之一。
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把产业定位在农畜产品深加工,大力推进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建设。新引进建设山东六和集团30万吨饲料加工及120万只商品鸡养殖、雨润集团10万头肉牛屠宰、兴和农牧公司4亿枚鲜蛋精深加工等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2亿元。新引进项目全部达产后,工业增加值可实现25亿元,占目前全县经济总量的45%,可提供4000个就业岗位,拉动农民增收近亿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今年改造11个棚户区块,惠及1587户,改造总面积37万平方米,拟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近两年拆迁改造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超过前十年的总和。棚改工程在速度和面积上都走在全省县级前列。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卫生县城、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黑龙江省平安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肇州二中为省级示范高中,2010年高考二表上线人数912人,重点本科上线人数294人,考入清华1人,北大2人,在全省同类高中名列前茅。
在全省县域发展综合排名上,由2002年的第43位,跃居至第14位,被评为“黑龙江省最具活力县(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同比增长41%。全口径财政收入7.5亿元、县级收入3.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7位和第6位。粮食总产20.2亿斤,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县域经济社会步入全面提速、科学发展新阶段,向着“冲刺全省十强县”目标迈进。
自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实施“人才引进”工程,近三年来,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大等国内重点高校引进优秀本科生、研究生60人。2010年加大引进力度,计划为教育、卫生、建设等13家单位引进优秀毕业生65人。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panlg
热门标签: 2011 一 、 引进 数量 、 条件 从 国家 21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