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导读】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童趣

第一板块:译读激趣

(一)、 设置情景,导入课文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虽然短暂却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不管怎么说,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解好奇和幻想,而每个人都有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己的童趣。

(精心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学习

1.简介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童稚(zhì) 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 土砾(lì) 壑(hè) 庞(pá)然大物

虾(há)蟆(ma)

(选用自由朗读的方法更利于学生有自主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基础个性化学习。)

3、齐读文章,读好停顿,体会情感。

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方法: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虚词放开头领起下文的。)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9)盖 / 一癞虾蟆。

(明确这些停顿后,再放声朗读,读好停顿,自然体会出感情了。)

第二版块:寻读品趣

1、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①挑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句。

②在这句中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③沈复童稚时的“趣”在哪里?(文章从哪三方面来写童趣?)

(让学生按小组第一次合作探究,然后向全班展示。)

教师归纳明确: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两眼能受强光刺激,又视力极佳,更善于观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眼前出现想象中的画面之后的惊喜。)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看得出神,陶醉其中,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徐喷以烟”之举,非童稚不能为也。作者创设了美妙的意境,表现他的好奇心和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小小素帐中,竟出现“鹤唳云端”之奇观,能不为之“怡然称快”?)

(5)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用小孩的眼光,在前面想象的基础上,看癞虾蟆自然是庞然大物了,所到之处,山为之拔,树因之倒,这是大词小用;观二虫斗兴趣正浓,忽被蛤蟆破坏,岂有不怒之理,写出心情和神态;惩罚癞虾蟆,可能是为小虫复仇,也可能破坏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通过学生讨论——阐述,然后老师分析——归纳;师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结:(阐明所谓的“物外之趣”)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3、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寻找、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

①通假字

②一词多义。如:观、为、之、其等

③成语并解释大意(参考习题二)

④省略句并翻译。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作业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提高,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充分准备。)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