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议
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和家长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和重心
同伴交往的经验构成了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对幼儿心理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语言和逻辑能力培养的智能观,建立起多元智能观,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智能也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2.提高亲子交往和师幼互动的质量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能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具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成人对幼儿需要的敏感性,即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地感知幼儿的需要和缺失;二是成人对幼儿需要的反应性,即家长能对幼儿的需要给子适当的满足,对幼儿缺失的需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另外,研究表明,与教师有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同伴更为友好,更爱交往,也更容易被同伴接纳。高质量的师幼关系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弱互动型"幼儿要多鼓励、多指导,用爱心转变他们的交往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回应幼儿,让幼儿获得师幼交往的成功体验,使幼儿逐渐成为师幼互动的发起者,从而有助于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3.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
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某些技能、经验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这是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垂直关系所不能给予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家长应多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机会,让幼儿走出家门,多与周围人接触.逐渐在实践中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出应为幼儿的同伴交往创设条件,通过游戏活动、小组活动、合作性活动来强化幼儿的交往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4.帮助幼儿获得有效的交往技能和策略
从上述案例可见,被忽视幼儿人际交往的频率低,而且多使用依赖性和退缩性策略,因而导致交往失败。而受欢迎幼儿相对能主动、有效地使用交往策略。有效的交往策略能促使幼儿顺利加入同伴活动,恰当解决同伴冲突,提高交往能力。所以,家长和教师有必要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策略,如轮流、商量、交换、加入活动等。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还要让幼儿学会欣赏、赞扬和支持同伴的活动,为同伴交往奠定情感基础。
5.家园合作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是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为幼儿的交往作出榜样。看到教师和家长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友善相处,幼儿就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伴。家长如果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教师沟通,这种沟通就会更有效;教师如果为了孩子健康发展与家长真诚沟通,这种沟通也会畅通无阻。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打消顾虑,平等交流,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态环境。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3期
>>点击查看上一篇:幼儿教育专家视点9:幼儿交往能力分析及培养
>>点击查看下一篇:幼儿教育专家视点11:幼儿双语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