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普父回举族徙常山,又徙河南洛阳。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
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表为掌书记。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茵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库卿尔。”
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 。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
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响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 ,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因出涕,左右感动。(《宋史·赵普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辟:推荐
B.太宗至,设重茵地坐堂中重:多层
C.不如姑俟削平诸国俟:等待
D.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鞫:审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①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②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C.①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
D.①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②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3.比较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与普计下太原②吏因之窃货大木
③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④冒称普市货鬻都下
A.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也不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朕”对赵普“每优礼之”和赵普“能断大事”的一组是()
A.①太祖尝与语,奇之
②太宗至,设重茵地坐堂中
B.①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
②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
C.①普亟出,帝立风雪中
②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D.①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
②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将安逃乎?”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沉厚寡言,能断大事,很得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尊重和器重;太祖和太宗曾雪夜看望赵普,宋太祖还称赵普的妻子为“嫂”。
B.赵普在作军事判官的时候,宋太祖同他谈了一次话,觉得他很不一般;后来盗贼一案的许多无辜者能保全性命,都得益于赵普。
C.赵普虽然勤于政务,能断大事,但独断专行,很遭大臣们嫉恨,所以差一点因木材事件而被罢官。
D.宋太祖同意了赵普多次以“老衰久病”为由的告老还乡请求,并给予了高规格的待遇;赵普去世以后,宋太祖很惋惜,流着泪赞赏了赵普一番。
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3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总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责任编辑:wang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