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10:32:51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必背考点3】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含义 | 人对自身的认识(2—3岁出现) | |
特征 | 区分于他人的“分离感”;“稳定的同一感” | |
阶段和特点 | 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主客体未分化,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 |
自我认识发展(1—2岁) 会叫“妈妈” | ||
自我意识萌芽(2—3岁) 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 | ||
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开始发展 | ||
发展表现 | 自我评价 |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 |
自我体验 | 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 | |
自我控制 |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
【例题】
1.关于“我是好孩子,客人来了我主动问客人好,上课发言好,帮老师收拾积木”的语言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幼儿依从性的评价 B.是幼儿多方面的评价
C.是幼儿内心品质的评价 D.是幼儿比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答案】B
2.简述幼儿期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有: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比如年龄较小的幼儿会说“妈妈夸我是个好宝宝”“老师说我是个乖孩子”。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比如孩子评价自己时可能只从一个方面来评价,如“我不打人”,而6岁的孩子则能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如“我是好孩子;客人来了我主动问客人好;我上课帮老师收拾积木了”等。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幼儿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还不能深入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到了6岁左右,才开始出现向对内心品质评价过渡的倾向。如“我不撒谎,上课坐得好,我不想欺负小朋友”。但这还不是真正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比如孩子经常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是过分妄自菲薄,主要是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zhangxin29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