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34及解析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2 11:3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3.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了教学中应(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用的德育方法是( )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7.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9.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10.某一测试在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

1.C【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3.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C【解析】“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学生已有发展顺序。“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两句话对教育的启示是教师应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5.D【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6.D【解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由以前的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发展。

7.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教育目的、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管理等。

8.B【解析】本题需要把握的关键词是“年龄特点”,对应的选项是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9.D【解析】选项中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四个表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不难选出教学过程是“有领导的认识”

10.A【解析】题干中的表述是再测信度的含义,再测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施测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或者说稳定性程度。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测验的信度越高。效度是指一次测验是否能有效测到之前想要测的内容的程度。如果想要测学生的基础能力,却用难的题目考学生,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测验的效度很低。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