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3 13:2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燕京大学堂 D.燕京同文馆
2.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4.一个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5.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等,一般是指(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德育方法中的“陶冶法”,包括( )
A.个性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B.人性陶冶、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C.人性陶冶、自然陶冶、艺术陶冶
D.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7.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志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每个成员有( )
A.约束、感染、同化作用
B.约束、激励、同化作用
C.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
D.约束、感染、激励、协同作用
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9.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1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参考答案】
1.B
【解析】我国采用的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B
【解析】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持续时间短,不稳定,因此利用红笔书写重点,是因为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3.A
【解析】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4.B
【解析】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信度就高,否则,信度则较低。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5.C
【解析】道德认识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是非善恶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影响情感、意志、采取行动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判断后引起的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因此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体现的是道德意志。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和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6.D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7.C
【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人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8.C
【解析】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即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而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民主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A
【解析】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10.C
【解析】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在目标的陈述上,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即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
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