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1-04 09:5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题目:必修二《俄国新生政权的巩固》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俄国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上课之初提问: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2.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教师追问: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什么?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环环相扣,讲授新知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1.学生自读课文,依据材料中和下列课文中,“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又进行什么战争?
2.点拨:三年国内战争。
3.分析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1)国内:政治上,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教师提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给定材料)。
4.学生回答: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
1.教师提问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哪些内容?学生分小组探究。
2.点拨:可以从农业、工业、分配等角度出发。
3.学生代表回答:(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1.教师提问:“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你如何理解呢?
2.点拨:(1)积极: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2)消极: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教师表扬学生一分为二的历史分析方法。
4.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
1.教师提问:如何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呢?
2.点拨:它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1)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2)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教师提示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出发,增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堂小结,深入理解
1.在下课之前,教师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
2.学生增强历史核心素养的积累。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既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途径,那么俄国还进行了哪些探索呢?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2.课余时间阅读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节课交流感想。
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