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1-05 08:2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题目:七年级上《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教学重难点;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上课之初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珪《咏汉高祖》“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2.教师提问:这首诗中的汉高祖是谁呢?他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西汉建立》
二、环环相扣,讲授新知
(一)西汉建立概况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西汉建立的三要素。
2.点拨:从时间、建立者、都城三方面分析。
3.学生回答西汉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3)都城:长安。
(二)西汉初面临的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研读”部分,分析西汉初面临的问题。
2.学生回答境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人口锐减
3.教师继续追问出现这种境况的原因。
4.学生回答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三)西汉初的执政之策
1.教师指出,根据刚才的回答,能够分析出西汉初期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生的王朝。
2.教师创设情景:如果你是汉初的帝王,应该怎样着手恢复西汉经济,巩固政权呢?
3.提示学生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汲取思路,可以从西周与秦朝的政体中寻找智慧。
4.结论:西汉不能继续秦的暴政,应该与民休息,实行无为的道家思想治国。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
1.教师提问:从现在最热点的“中国梦”,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问学生中华民族第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是什么吗?
2.学生回答“文景之治”。
3.组织学生自由讨论:2020年了,要使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有哪些举措呢?
4.通过自由讨论,让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同时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四、课堂小结,深入理解
1.在下课之前,教师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
2.构建清晰的历史线索。
3.学生增强历史核心素养的积累。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刘邦作为一介平民,能够开启一个大一统王朝,他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下节课探讨。
2.教师给学生推荐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的音频:《西汉盛世的启示》。
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