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4 08:5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这句话反映的是教育的( )观点。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2.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经常会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补偿性发展来达到与一般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教育者的这种做法遵循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互补性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施,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4.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 )。
A.分析、质疑和总结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导入、详述和汇总
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6.“随大流”,人云亦云,违背了思维的( )。
A.科学性 B.创造性 C.独立性 D.抽象性
7.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 )提出的。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茨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8.在学习心理学发展史上,主张把行为主义的S-R公式改为S-O-R的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托尔曼
9.回答事物“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操作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10.“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属于创造性的( )特征。
A.流畅性 B.精细性 C.独创性 D.变通性
参考答案
1.B【解析】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他说:“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故本题选B。
2.D【解析】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表现在:生理与生理、生理与心理之间。故本题选D。
3.A【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自韩愈的《师说》,意思是:弟子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不必比学生有学问,学术有先后,学业有专精领域,就是这样。这强调了老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故本题选A。
4.D【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故本题选D。
5.D【解析】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故本题选D。
6.C【解析】人云亦云,违背了思维的独立性。故本题选C。
7.B【解析】奥地利生理学家劳伦茨在研究幼禽印刻现象后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即个体在某个阶段形成某种技能特别容易。故本题选B。
8.D【解析】托尔曼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在情境整体的领悟。故本题选D。
9.A【解析】知识的类型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故排除B、C、D,陈述性知识,主要是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故本题选A。
10.C【解析】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5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