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4 09:3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2.下面选项中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内容的是( )。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3.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是( )。
A.8岁左右 B.9岁左右
C.10岁左右 D.11岁左右
4.( )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5.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是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思想接近
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品德的核心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
A.依从 B.同化
C.认同 D.内化
10.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参考答案】
1.D
【解析】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所以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故本题选D。
2.B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故本题选B。
3.B
【解析】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故本题选B。
4.A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次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故本题选A。
5.D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故本题选D。
6.D
【解析】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7.C
【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这体现的是支配自己行为力量的道德意志。故本题选C。
8.A
【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品德的核心。故本题选A。
9.C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故本题选C。
10.D
【解析】华生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