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5 09:2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某学校为落实素质教育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倡“做中学”,该学校的改革措施最符合教育家( )的思想。
A.杜威
B.康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2.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3.小明将香蕉皮随意扔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张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捅,小明满脸羞愧。张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4.教学过程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避免了一般认识过程中的无数次尝试、失败和曲折。作为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是将已经生产出来的知识转移成个人的经验。这主要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
A.直接性
B.简捷性
C.教育性
D.系统性
5.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伴随着的心理状态是( )。
A.情感
B.注意
C.意志
D.认识
6.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7.物理学中,“功=力×距离”。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这类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解决问题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8.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
A.学习需要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9.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复述策略?( )
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B.排除相互干扰
C.做笔记
D.画线
10.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 )。
A.智力状况正常
B.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C.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D.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
1.A【解析】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倡导以“经验”为基础,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故本题选A。
2.B【解析】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为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故本题选B。
3.B【解析】为人师表要求老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张老师以身立教,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故本题选B。
4.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方式具有简捷性。学生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少走许多弯路,直接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并使其得到发扬。故本题选B。
5.B【解析】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其它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倾向性。故本题选B。
6.D【解析】趋避式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故本题选D。
7.D【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次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其中,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命题的学习。题目中“功=力x距离”这一等式中。描绘了“功”“力”“距离”三个概念之间的转化关系,属于规则或原理学习。故本题选D。
8.B【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本题选B。
9.C【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复习方式和画线。而做笔记是认知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不属于复述策略。故本题选C。
10.B【解析】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11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