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6 11:5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教育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 )
2.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夸美纽斯首次把教育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于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构成的新旧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 ( )
4.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儿童富于想象,有的儿童善于记忆,有的语言丰富,擅长描写;有的计算敏捷,有的爱静,有的爱动;有的羞涩,有的爽朗。这一现象说明人的发展取决于先天素质,要重视早期教育。 ( )
5.现代学校产生的先后顺序是:小学、中学、大学。 ( )
6.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应当具备自己所教学科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而对其他知识不作要求。 ( )
7.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 )
8.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的是京师同文馆。 ( )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 )
10.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当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 )
参考答案
1.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属性。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故本题正确。
2.错误
【解析】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故本题错误。
3.正确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故本题正确。
4.错误
【解析】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物质基础,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故本题错误。
5.错误
【解析】现代学校发源于文艺复兴前后的欧洲,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的产生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发展的:如中世纪大学和古典文科中学,它们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现代学校的;一条线索是自下而上发展的:由小学到初中(及职业学校),再到高中(及职业学校)。故本题错误。
6.错误
【解析】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关于知识素养,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知识。故本题错误。
7.正确
【解析】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故本题正确。
8.正确
【解析】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形式。故本题正确。
9.错误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故本题错误。
10.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指出,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故本题正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