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21 10: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 )
2.师生冲突对师生双方的影响是消极的。 ( )
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
5.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的总和。 ( )
6.虽然教材不是课程资源,但是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 )
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 )
8.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合法权利。 ( )
9.生成性目标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 ( )
10.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 )
【参考答案】
1.正确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故本题正确。
2.错误
【解析】现代师生冲突观认为,在学生情境中,师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性质。故本题错误。
3.正确
【解析】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故本题正确。
4.错误
【解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另外,学生还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能动的个体。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接受教师的指导,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故本题错误。
5.错误
【解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并不仅仅是德智体的总和。故本题错误。
6.错误
【解析】教材是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综上,教材是课程资源。故本题错误。
7.正确
【解析】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是与教师平等的。故本题正确。
8.正确
【解析】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故本题正确。
9.错误
【解析】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故本题错误。
10.正确
【解析】运用道尔顿制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正确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故本题正确。
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