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4 13:2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表现的注意品质是( )。
A.稳定性 B.选择
C.分配 D.转移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学生因上课用心受到老师表扬,从而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此属于(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下面哪种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 )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动作思维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6.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而言,就是一种(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7.因群体引导或压力,个人道德态度与行为倾向于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8.科学家提出各种想象模型,文学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都属于(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9.某学生每次考试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此次期末考试失利后,他又感叹自己运气太差,从归因理论看,该生属于( )。
A.外控型 B.内外控型
C.内控型 D.稳定型
10.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参考答案】
1.C
【解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表现的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C。
2.C
【解析】知觉理解性即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用词语加以标志的特性,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指外行人看事情只能看看外表,看看热闹,内行人看事情看方法看本质,体现的是知觉理解性。故本题选C。
3.B
【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学生用心听讲这一行为出现后,老师用表扬对其进行强化,增加此后专心听讲的行为。故本题选B。
4.B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故本题选B。
5.C
【解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从中可见“仓廪实、衣食足”是物质基础,“知礼节、知荣辱”是基于生存条件的道德观念。故本题选C。
6.B
【解析】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比如,如果一个人意外地被钉子刺到手指,手会在人脑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就不自觉地缩回。题干体现的是反射活动。故本题选B。
7.A
【解析】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遵从指遵照并依从。故本题选A。
8.A
【解析】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用以积累的知觉材料作为基础,使用许多形象材料,并把他们加以深入,通过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科学家提出各种想象模型,文学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选A。
9.A
【解析】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三维度六因素,六个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性质、身心状况、运气和其他,三维度是稳定性、内外因和可控性,其中运气属于不稳定、外在的、不可控因素。故本题选A。
10.C
【解析】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