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5 08:4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 )
2.教学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 ( )
3.总体而言,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 ( )
4.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归因时,应引导学生归于自己的天赋条件而不是努力程度。
( )
5.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 ( )
6.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 )
7.根据《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 )
8.学校或其他教育结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述,受理申述的机关为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 )
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 ( )
1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和职业道德品德修养。 ( )
【参考答案】
1.正确
【解析】“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终的本质与落脚点是学生的学。同等,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正确
【解析】教学反思是要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它具可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
3.正确
【解析】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2)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也是不均衡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的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发展。儿童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一点,要看到儿童的生理的基础作用先是生理成熟,然后才是心理发展。
4.错误
【解析】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在六种归因中,只有努力是可控的,所以,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5.正确
【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6.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7.错误
【解析】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正确
【解析】学校或其他教育结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述,受理申述的机关为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9.错误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
10.错误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54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