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14 14:4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3.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表明了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需要做到( )。
A.为人师表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4.关注天花板上的电灯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在黑背景下仍然能感觉到电灯的影子停留在眼前。这种现象叫作(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后像
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动机的维持和调节功能的是( )。
A.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疯狂地寻找水源
B.小李被蛇咬了,看见草绳就害怕
C.小李为了在一小时内完成作业,他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做题
D.懒惰者经常在工作时间睡觉
6.凯洛夫《教育学》曾经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用心理学解释教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7.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在发展上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学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 )。
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9.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能力分组制
1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D项正确。A项: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曾著《普通教育学》。B项: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C项: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过程》中提出“结构课程论”,倡导发现教学法。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C项: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即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正规教育也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规范。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乌申斯基的名言体现的是教师的“师表性”和学生的“向师性”,故本题选A。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后像指的是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题干描述的现象属于感觉后像。故本题选D。
5.C
【解析】学习动机的功能包括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A选项体现的是动机的激发功能,B选项是泛化的体现,D选项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与动机无关。C选项中动机需要维持小李一小时内的学习活动,体现了维持功能;小李要聚精会神地做题体现了动机的调节作用。故本题选C。
6.C
【解析】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学理论上,他基本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为依据,重视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故本题选C。
7.D
【解析】对于儿童来说,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故本题选D。
8.B
【解析】赞科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完整地提出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理论,构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他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确切的论证。故本题选B。
9.B
【解析】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选项A、C、D均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造,有利于因材施教。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