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18 09:1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知识背景,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 )
2.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 ( )
3.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属于元认知策略。 ( )
4.对时间的管理不属于学习策略。 ( )
5.元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 )
6.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 )
7.做笔记是组织策略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 )
8.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
9.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属于对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分层。 ( )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教学监控能力。 ( )
【参考答案】
1.正确【解析】学习活动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这种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迁移。因此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故本题正确。
2.正确【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故本题正确。
3.正确【解析】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故本题正确。
4.错误【解析】对时间的管理属于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属于学习策略。故本题错误。
5.错误【解析】认知策略表现为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故本题错误。
6.正确【解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所以包容范围更广。故本题正确。
7.错误【解析】做笔记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通过做笔记,学生不仅可有效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还有助于概括新知识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故本题错误。
8.错误【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最先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故本题错误。
9.错误【解析】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故本题错误。
10.正确【解析】本题的题干描述的正是教学监控能力的定义。故本题正确。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85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