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19 15:1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2.教学设计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内容
C.学生情况 D.教学目标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4.个体做出某种行为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给予奖励),从而提高此行为出现的概率,这种强化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顺强化 D.反强化
5.关于课堂气氛,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软环境
B.课堂气氛是课堂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综合状态
C.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
D.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6.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 )。
A.知识应用 B.知识直观
C.知识概括 D.知识保持
7.为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课件中能制成动画的图就不用静止的图。这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差异律 B.活动律
C.协同律 D.组合律
8.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定向 D.操作熟练
9.暗示教学法强调( )。
A.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使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B.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学习效果
C.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用纲要信号图示表示出来
D.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10.下列哪个教学原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匹配?( )
A.温故知新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
1.C
【解析】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板书等等,其中教学过程主要阐述的是教学内容的开展和设计,是整个教案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故本题选C。
2.D
【解析】教学目标是整个教案的统领和前提,为设计者提供了方向,也是衡量学习者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教案时最先要考虑的教学目标。故本题选D。
3.C
【解析】作业要能体现教学目标要求,因此要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A正确;作业难度要适当,不能过难或过易,B正确;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给予适当帮助,D正确。作业要有层次性,注意开放性,不能只布置一些识记性的作业,C不正确。故本题选C。
4.A
【解析】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愉快的)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故本题选A。
5.B
【解析】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故本题选B。
6.B
【解析】知识学习包括知识获得、保持和应用三个阶段。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需要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故本题选B。
7.B
【解析】活动律是指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所以,在观察中要善于利用活动规律,达到观察目的。故本题选B。
8.A
【解析】我国学者冯忠良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操作技能需要经过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才能形成。故本题选A。
9.A
【解析】暗示教学法的提出者是洛扎诺夫,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其教学过程中会使用音乐辅助,帮助学生轻松学习外语,因此其强调愉快而不紧张,让学生上课如玩游戏,A正确。B指的是发现教学法,C指的是纲要信号法,D指的是合作学习法。故本题选A。
10.D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效果。“读万卷书”就是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而“行万里路”则是通过自身实践来掌握规律,这句话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