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1 09:1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
A.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B.再生产劳动力 C.再生产科学技术 D.传递科学知识
2.不能凸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是( )。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B.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
C.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D.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
3.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可持续发展战略”
4.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古代社会( )。
A.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B.教育规模的限制 C.教育数量的限制 D.教育水平的限制
5.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6.下列哪个概念可以解释“月明星稀,月暗星密”(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掩蔽
7.“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错觉 B.联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8.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 )。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
9.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 )。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
10.“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