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1 09:2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6.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 )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7.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8.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9.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 )。
A.似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心灵致动
10.以下对知觉理解正确的是( )。
A.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B.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C.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是相同的
D.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