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1 14:2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
2.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 )
3.学校不得经常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 )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 )
5.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 )
6.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
7.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
8.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9.“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 )
10.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基础。 ( )
【参考答案】
1.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故本题正确。
2.错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2)项、第(3)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故本题错误。
3.正确
【解析】学生具有隐私权,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违反了学生的隐私权。并且教育部公布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明确指出: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故本题正确。
4.错误
【解析】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比如,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但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可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总之,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故本题错误。
5.错误
【解析】定势也称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而这种先前的活动对后继活动的影响就是迁移。又因定势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所以,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故本题错误。
6.错误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销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因此,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是属于正惩罚或负惩罚。故本题错误。
7.错误
【解析】在新课改中,现代教师观的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但是即便新课改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依然有传授知识;新课改是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但并不是对教授法的全盘否定。故本题错误。
8.错误
【解析】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所以分组教学并没有比班级授课制优越。故本题错误。
9.正确
【解析】一个完整的尝试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尝试准备→尝试问题→尝试指导→尝试练习→尝试评价→再次尝试。各类学校的各门学科都可以按照上述的通用模式来设计各自的教学操作程序。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成七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故本题正确。
10.错误
【解析】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设计能力是基础,教学监控能力是核心,教学评价能力是外部表现。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故本题错误。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