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5 09:2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题干中表述,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是教育起到了正向显性功能;但在竞赛的过程中,恶性竞争、偷藏资料等行为也逐渐增多, 说明教育有负向隐性功能。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讨论的组织策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并对其谨慎地作出反应。所谓谨慎反应,是指教师尽量少讲话,把更多的讲话时间让给学生,这样学生从讨论中获益较多; 另一方面 ,当教师不得不对小组讨论作出评价时,应做到客观公正,不带有偏见和个人感情色彩。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后,主要扮演听众的角色,不应再提其他问题,否则将破坏讨论。教师虽然基本保持沉默,但却要密切关注学生讨论,要作讨论笔记,对讨论进行的逻辑线索,讨论是否切题和讨论的事实基础等适时地予以分析和评价。ABD同属于小组讨论的组织策略,C属于小组讨论的准备策略,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除了在生理、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与他人不同的地方,称为个别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教育的特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表现为: (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从(1)(2)(4)的表述可知,选项ABC正确,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注意的持续对教学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学生的年龄不同,学习的有效持续时间也不同。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故本题选B。
6.A
【解析】想象的预见作用是指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故本题选A。
7.A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A项属于再造想象,B属于无意想象,CD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选A。
8.A
【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平时脸上淌汗就得洗脸、洗澡的生活经验展开的想象,属于经验性想象。故本题选A。
9.C
【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写小说。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