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5 09:2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C
【解析】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而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来源于国际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故本题选C。
2.C
【解析】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故本题选C。
3.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故本题选B。
4.D
【解析】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的特征。其中,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即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幼儿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即高中)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范畴。故本题选D。
5.B
【解析】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升入大学。故本题选B。
6.C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故本题选C。
7.C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故本题选C。
8.C
【解析】考查对表象的理解。表象是感知到思维的必要的过渡环节,故本题选C。
9.B
【解析】想象的加工方式:1.黏合。它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2.夸张。它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3.拟人化。它是指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称为拟人化。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4.典型化。它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